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 行业新闻

打造湾区高教新图景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动力

2024-08-21 | 阅读 497 次

■ 林逢春 梁静鑫

  提 要

  高等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以教育合作办学、构建校企科创联合体等方式,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和跨学科交融,积极服务科技创新,打造湾区高教新图景,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教育借由知识赋能劳动者,造就人才资源的涌现。人才以创新思维提升或改良劳动资料,并通过劳动过程中科技创新这一关键环节来实现劳动对象的革新与改造,实现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催生新质生产力。换言之,新质生产力涌现其实是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实现有序集聚和良性循环的结果。

  高等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以教育合作办学、构建校企科创联合体等方式,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和跨学科交融,积极服务科技创新,打造湾区高教新图景,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动力。

  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等教育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据此,近年来大湾区加快形成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并有序推动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同时推进校际学分与学历互认、学术交流以及校企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持。

  其一,大湾区高等教育围绕产业布局及前沿领域设置学科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大湾区注重发挥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比如,深圳大学围绕“双区”建设需求,加强学科布局,重点加强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优势学科建设,与腾讯、华为和大疆等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建立综合性集约式科研转化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又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依托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体系,采用“枢纽”和“学域”的学术架构,在推动学科交融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前沿学科,先后同广州移动、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展开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合作。总之,大湾区内高校、重点企业、科研院所携手构建创新联合体、产教联合体,加强前沿技术研发,为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动力。

  其二,大湾区高等教育实行“双向流动”的合作办学模式,重视以联合实验室推进前沿科技引领的跨学科融合及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港澳高校来粤办学是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的重要形式,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通过跨境招生、学分与学历互认等形式,成为大湾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而深圳大学也在香港设立校区,开启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双向流动”的先河,并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高校达成合作关系,借以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为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此外,大湾区还通过构建院所联盟及共建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为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广阔的科研平台和科创资源。成立于2016年11月的粤港澳高校联盟以联结三地优质高校及推动区域发展为目标,合作范围囊括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并在此框架下成立了空间科学与技术、海洋科技与创新等多个专业联盟,并通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平台,推动大湾区拔尖创新人才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紧密合作关系,为催生新质生产力提供人力资源。

  促进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大湾区高等教育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好、潜力大。应全力打造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图景,促成更广泛的合作育人与合作创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推动有组织科研及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科技创新,有组织科研及成果转化是高效率、成体系解决重大科创难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建立健全激励性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下,支持大湾区高校、企业、研究机构通过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科创基地等方式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粤港澳三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按照“政府立题、企业出题出资、高校答题”的方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推进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加快建构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大湾区高校师生参与域内数字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共同探索完善专利所有权共享、收益权让渡等合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协作搭建中试平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建构数字化教育模式与产教融合共同体。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者应该是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智能化应用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要聚焦大湾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分类分级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重点推动大湾区高校与头部企业共同制定产教融合工作方案,构建产业学院和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同时,推行人机协同的数字化教育模式,探索数字场景学习、人机协同学习等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构建数字化人才教育服务生态体系,借以提升大湾区高校师生的数字素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人才。

  深化科研和教育制度改革。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需要开放性制度,确保科技创新在适配的制度下生成新质生产力。要统筹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管理,构建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在赋予大湾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以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为突破点,创建支撑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科技教育,引导粤港澳三地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同时,结合数实融合的发展需求,创新大湾区高校国际化合作机制,利用港澳在链接国际知名高校资源的优势,引进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院(中心)。在此基础上,深化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经费跨境管理制度、科研人员跨境流动制度和跨境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基底。【本文系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高校辅导员研究)“ChatGPT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研究”(23JDSZ3062);202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治理策略研究”(2023GXSZ023)的阶段性成果】

  (林逢春:广东工业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教授;梁静鑫:中山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 深圳特区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